陶瓷砖是由粘土、长石和石英为主要原料制造的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的板状或块状建筑陶瓷制品,光泽度是衡量产品外观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为了准确的测定陶瓷砖的光泽度,保证产品光泽度的一致性,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本文介绍了光泽度仪在陶瓷砖光泽度测量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发展,陶瓷砖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的烧成周期大大缩短。在快速烧成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工艺难题。例如,亮光釉面的光泽度下降问题。对于陶瓷砖来说,亮光釉面的光泽度是衡量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釉面内墙砖,如果没有采用抛光加工工艺,则釉面的光泽度主要依赖于面釉的烧成效果。当烧成工艺或釉浆工艺参数不合理时,釉面光泽度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釉面雾状、发蒙、毛孔等明显缺陷,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因此,为了准确的量化陶瓷砖的光泽度,保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
光泽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特性,通俗地说,也就是物体表面对光反射的能力越强,光泽也越高。物体表面对光反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即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光线向一定方向反射的能力也不同。表面越光滑,反射能力越大,光泽也越高;反之表面越粗糙,反射能力越差,光泽也越低。光泽大小的量度称为光泽度,光泽度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反光的能力求得的,测定光泽度的仪器就是光泽度仪。
测量陶瓷砖光泽度现有的检测方法是GB/T3295《陶瓷制品45°镜向光泽度试验方法》,该标准采用其参照标准的折射率n=1.567,非等效的采用ASTMC346标准(该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所采用的折射率的对应标准nD=1.540)。所以,当使用按ASTMC346标准校准的光泽度仪及光泽度标准板时,其测量值必须除以转换系数K。当入射角θ=45°时,K=0.599。测定方法是:随机抽取陶瓷样品三件,依据仪器的使用原理,直接在仪器上读取其光泽度值,将其值除以0.599,即为该样品的光泽度值。测定时,先将仪器预热及调零,然后用黑色光泽度工作板对仪器显示器定标,再用白色光泽度:工作板对仪器和前面的定标进行检验。偏差不大于±1.0时即可测量样品的光泽度。
使用光泽度仪量化陶瓷砖光泽度,它以标准化数值直观呈现光泽程度,告别传统感官评估的模糊性与主观性,使质量判定更具科学性。通过光泽度仪测量的具体数值,可以对不同批次、不同工艺陶瓷砖进行精准比对,有效监测生产工艺波动,为配方优化、工艺改进提供量化依据,助力企业打造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陶瓷产品,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