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是织物重要的外观属性,它与织物的反射光以及反射光光强分布有密切联系,而织物光泽感是人对织物光泽信息的感觉和知觉。对于织物光泽的强弱,可以用物理量光泽度来表示。本文对织物光泽感和光泽度关系及织物光泽度的测量做了介绍。
光泽与光泽感是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概念对光泽的定量化。由反射面反射的光称之为光泽。但当光反射给视觉器官,再由视觉产生心理映射时,这种表示心理映射的光泽用语称之为光泽感。可见光泽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客观属性,表示光泽的物理量叫光泽度。而光泽感则是物质的光泽属性在人脑中的映射,是通过人的感觉和知觉来实现的,是人对光泽的主观评价。
织物光泽指织物在一定背景与照明条件下,织物表面的光亮度以及与各方向的光亮度分布的对比关系和色散关系的综合表现,它与织物的反射光以及反射光光强分布有密切联系。织物光泽感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织物表面的光泽信息对人色视觉细胞产生刺激,在人脑形成的关于织物光泽的判断,是人对织物光泽信息的感觉和知觉。根据织物光泽的强弱可将织物分为强光泽织物和弱光泽织物,也将可称光泽的强弱为光泽的量。根据织物光泽感的好坏可对织物区分,这种好坏称为光泽的质。有关文献指出,强光泽织物不一定光泽感好。光泽感的强弱与织物的用途有很大的关系。光泽质的概念与心理因素关系很大。
织物的光泽度可由织物正反射光强度、漫反射光强度来体现。正反射光是指符合反射定律的光线,它的强弱与物质的反射率有关,,还与织物表面状态有关。一般来说,表面愈光滑平整,反射光也就愈强。漫射光也称为表面散射光,织物的表面复杂,不是理想镜面,因而会产生光的散射,且散射光较强。
根据纺织行业标准FZ/T01097——2006《织物光泽测试方法》,测量织物的光泽度,可以采用织物光泽仪进行测试。根据测量得的正反射光强度、漫反射光强度,就可以计算出织物的光泽度,也可以称为对比光泽度,即:
Gc=Gs/[Gs-Gr]1/2
式中:Gc为织物光泽度;Gs织物正反射光强度,%;Gr织物漫反射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