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玉又名“南阳玉”、“独玉”,与软玉、岫玉、绿松石曾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玉”。独山玉色泽艳丽,质地细腻,透明度及光泽好。在独山玉质量品质评价中,光泽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为了准确的测定独山玉的光泽度,对其光泽度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本文介绍了三角度光泽度仪用于独山玉光泽度的量化。
独山玉的结构指的是组成独山玉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粗细程度)、结品的形状、晶休的结合方式。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独山玉的结构,也称之为质地。独山玉晶粒的粗细、晶粒之间的结合方式这三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独山玉的构造是指组成独山玉的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状态,即这些矿物是均向分布还是有一定方向排列。结构着眼于矿物单体形态、大小、晶体好坏等;而构造着眼于集合体之间的形态、大小和空间关系。
独山玉有不同的种属,不同的种属有着不同的结构和构造。独山玉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对其物理性质如光泽有着较大的影响。独山玉的反光度是构成独山玉的光泽之一,独山玉的反光度决定于其自身的抛光程度,由于独山玉是多晶体集合体,其抛光程度取决于组成独山玉的粗细程度及排列方向,以及矿物成分的纯度,如果独山玉的颗粒较粗,排列无序,抛光面会高低不平,这种不光滑的面在反射光之下,呈现乱反射,反光度差,反之,则可以呈现高的反光面,增强独山玉的美感。因此,为了准确的测定独山玉的光泽度,为其抛光优化提供数字依据,就需要对其光泽度进行量化分析。
光泽度是独山玉表面对光的反射特性,通俗地说,也就是是独山玉表面对光反射的能力越强,光泽度也越高。是独山玉表面对光反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是独山玉表面的光滑程度,即是独山玉表面光滑程度不同,光线向一定方向反射的能力也不同。表面越光滑,反射能力越大,光泽度也越高;反之表面越粗糙,反射能力越差,光泽度也越低。对于独山玉光泽度的测定,传统上采用的是目视评定的方法,这种评定方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不能对独山玉表面细微的光泽差异进行描述。因此,为了克服人眼评定的局限性,对独山玉的光泽度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
光泽度仪利用光反射原理对独山玉的光泽度进行测量。即:在规定入射角和规定光束的条件下照射独山玉,得到镜向反射角方向的光源。光泽度的测量头由发射器和接受器组成,发射器由光源和一组透镜组成,它产生一定要求的入射光束。接受器由透镜和光敏元件组成,用于接受从独山玉表面反射回来的锥体光束,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获得最终的测试结果。
光泽度仪在测量独山玉的光泽度时,其表面上反射的光量依赖于入射角度和表面的性质。光泽度被归类为无光泽,半或高光泽。为了确定合适的测量角度,用设定在入射60°角光泽度仪开始测量。如果结果是在10-70GU,该样品被称为“半光泽度”,并应使用60°角进行测量。如果结果是小于10GU,该样品是“低光泽度”,并应使用85°的角度进行测量。如果大于70GU,该样品被称为“高光泽度”,并应使用20°的角度进行测量。当在独山玉测定光泽度,所有三个角度应记录(20°,60°和85°),以确保独山玉样品镜面反射率的一个完整的理解。
使用光泽度仪测量独山玉光泽度,仪器通过特定角度的定向光反射测量,能将表面光泽度转化为精确的数值,彻底消除人工目视评估的主观性和经验依赖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与一致性;此外,数值化结果便于数据记录、追溯和统计分析,为独山玉的抛光工艺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