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陶瓷砖作为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因其花色图案的丰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微晶陶瓷砖产品质量检测中,光泽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是衡量微晶陶瓷砖成品质量最直观的指标。为了准确的测定微晶陶瓷砖的光泽度,对其光泽度进行量化的分析,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本文介绍了光泽度仪用于微晶陶瓷砖光泽度的量化分析。
微晶陶瓷釉砖作为建筑装饰产品之一,以其釉面花色图案丰富,色彩厚重、绚丽,逐渐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市场需求及产能日益增加。微晶陶瓷釉砖是一种在底砖表面施一层SiO2系微晶玻璃釉层,经高温高压烧制而成的瓷砖,它的制备流程包括:底砖成型、施釉、烧制、磨抛、磨边等工序。衡量微晶陶瓷釉砖成品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是表面光泽度,其大小主要受到磨抛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实际生产中,影响微晶陶瓷砖釉的加工表面质量主要有:磨抛痕迹、断裂破碎、表面微裂纹等表面缺陷。分析认为,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源于磨抛工序之间,如各工序之间磨具粒度安排不当,粗磨阶段产生较深的“雾斑”磨痕,导致最后一道抛光工序无法完全去除,使表面光泽度变差;或是细粒度磨具中磨粒磨损严重,且新鲜磨粒无法及时出露,导致釉层表面出现严重的划痕。另一方面是受到材料属性影响,微晶陶瓷釉层实际上是SiO2系微晶玻璃,具有硬度高、脆性大等特点,磨抛加工时表面易发生脆性断裂,表面和亚表面层出现微裂纹,严重影响表面光泽度。再者是受到微晶陶瓷釉砖的釉面工艺影响,即釉面在高温高压烧制过程中会产生闭孔或非闭孔,经过磨抛后大量气孔分布于表面,导致防污能力差,影响表面光泽度。表面光泽度是微晶陶瓷釉面研磨抛光质量好坏的主要评价指标。它是衡量物体表面对光的镜面反射能力,其高低主要与表面粗糙度、表面轮廓形貌、亚/表面微裂纹等有关。
传统微晶陶瓷砖光泽度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是目视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观察与经验判断,通过模拟日常使用场景下的光照条件,对砖面光泽效果进行定性评估。该方法依赖检测人员的经验积累,操作简便且成本低,但存在主观性强、量化精度不足的局限,只能用于快速初筛或对光泽效果进行感性评价。因此,为了准确客观的量化微晶陶瓷砖光泽度,对其光泽度进行量化的分析,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
光泽度仪作为光电仪器,其在测量微晶陶瓷砖光泽度,是基于光的反射定律与镜面反射量化模型的原理,其核心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镜面反射光强来表征光泽程度。仪器内置光源以特定角度向微晶陶瓷砖表面发射光束,当光线照射到光滑表面时,部分光遵循镜面反射定律形成反射光束。仪器的接收器位于与入射光对称的角度位置,专门捕捉这部分镜面反射光,并将其光强与相同条件下标准参考板的反射光强进行对比。通过光电转换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放大、运算后,以光泽度单位输出测量结果。光泽度仪测量微晶陶瓷砖光泽度,解决了人工检测中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主观性问题,实现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的品质管控升级,是微晶陶瓷砖光泽度质控的核心技术手段。
使用光泽度仪测定微晶陶瓷砖,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整洁无污渍,然后对光泽度仪进行校准,待光泽度仪校准通过后,将仪器的测量口径与样品紧密贴合,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按下仪器的测量键,仪器屏幕就会显示测量区域的光泽度数字。由于不同区域的光泽度可能存在差异,为保证数据代表性,需在砖面不同位置测量3-5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