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翡翠的质量品质评价中,光泽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翡翠的光泽度高,其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就强,其质地也就越好;反之,光泽度低,其反光能力差,质地也就差。为了准确的测定翡翠的光泽度,为其加工工艺提供数据支撑,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本文介绍了小口径光泽度仪用于翡翠光泽度量化分析。
光泽是表面反光产生的现象,宝石的光泽受到表面抛光程度、宝石的折射率大小和表层结构特点的影响。抛光良好、质地致密的翡翠,由于表面光滑,可呈玻璃光泽。质地粗疏的翡翠,由于粒间间隙的影响、桔皮效应的影响,光泽较弱,呈亚玻璃光泽到油脂光泽。有些经过酸洗充填或酸洗的翡翠,抛光工艺应用不当,表面的桔皮效应和微隙发育,会出现比油脂光泽更弱的蜡状光泽。
翡翠的光泽度是其品质核心标志,以独特的玻璃光泽为基础,高品质翡翠还可能出现“起莹”“起胶” 等特殊效果,直接关联美观度与价值。优质翡翠的玻璃光泽明亮温润,类似好玻璃的通透反光但更柔和;种水差或结构疏松的翡翠,光泽会偏暗淡,甚至呈蜡状。“起莹” 是表面泛朦胧白光,“起胶” 则像凝固胶水般细腻浑厚,这两种效果仅见于高种水翡翠,能显著提升其价值。
传统观察翡翠光泽度的方法是,在正常照明条件下,肉眼观察翡翠表面的反光程度(亮度)和映像的清晰程度,具玻璃光泽的翡翠,能形成清楚的映像,例如,对灯光或者对窗户的清晰映像,蜡状光泽的翡翠只能出现模糊的映像。这种观察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且无法对翡翠的光泽度进行量化分析。
由于与人眼评定翡翠的光泽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无法对翡翠的光泽度进行量化分析,因此,为了准确的测定翡翠的光泽度,克服人眼评价翡翠光泽度的局限性,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光泽度仪作为光电仪器,其测量翡翠的光泽度是通过模拟特定角度的入射光照射翡翠表面,捕捉反射光强度并量化,以此客观判断翡翠光泽的强弱。
光泽度仪测量翡翠的光泽度,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翡翠样品,确保翡翠样品表面无污迹划痕等瑕疵;其次,对仪器进行校准,待仪器校准通过后,按照行业规定或相关的标准选择合适的测量角度;接着将仪器的测量口径与翡翠表面紧密的贴合,避免漏光,然后按下仪器的测量键,仪器会自动发射标准入射光、接收反射光,输出光泽度数值。数值越高,说明翡翠反射光越强,光泽越明亮;为保证代表性,需在翡翠不同平整部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通过光泽度量化的数据,就可以对翡翠的光泽度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光泽度数据,对非此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
使用光泽度仪测量翡翠的光泽度,克服了人眼评价的主观性,用客观数据替代人工主观判断,能更精准、稳定地反映翡翠光泽特征,为品质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另外,光泽度仪测量翡翠光泽度,无需复杂准备,贴合翡翠表面即可快速完成测量,几秒内出结果,相比人工观察更节省时间,适合批量样本检测。